臨界點干燥儀是一種利用臨界點現象實現樣品無損干燥的裝置,主要應用于需要保持樣品原始形貌和結構完整性的領域。
臨界點干燥儀核心應用方向:
1.掃描電子顯微鏡(SEM)樣品制備
作用:避免液體表面張力導致的樣品結構破壞(如坍塌、變形)。
典型流程:
樣品經固定、脫水后,通過乙醇或丙酮等中間溶劑置換水分。
在臨界點干燥儀中,利用液態CO2在臨界點直接轉化為氣態的特性,實現無液-氣界面的干燥。
適用樣品:納米材料、生物組織切片、纖維、多孔材料等。
2.生物樣本與醫學研究
應用:
細胞、組織塊、微生物樣本的干燥(如用于病理切片、冷凍電鏡樣本前處理)。
骨骼、牙齒等硬組織三維結構的保存。
優勢:保持細胞膜完整性、避免組織收縮或冰晶損傷。
3.納米材料與能源材料表征
場景:
納米顆粒、介孔材料、催化劑的形貌分析(需SEM/TEM觀察)。
鋰電池電極、燃料電池膜電極的微觀結構研究。
關鍵點:防止納米結構因干燥應力而團聚或破裂。
4.地質與礦物分析
應用:
巖石薄片、礦物晶體的干燥(用于偏光顯微鏡或能譜分析)。
土壤顆粒表面形態的保存(如研究土壤孔隙結構)。
優勢:避免黏土礦物因干燥收縮導致裂隙或結構破壞。
5.高分子與復合材料研究
場景:
聚合物薄膜、纖維的形貌表征(如電紡納米纖維)。
復合材料界面結構的干燥(如碳纖維增強樹脂基體)。
作用:防止高分子材料因溶劑揮發不均產生內應力或變形。
二、臨界點干燥儀技術特點與優勢
1.無液-氣界面損傷
通過超臨界CO2直接過渡,避免液體表面張力對樣品的作用,尤其適合脆弱或多孔樣品。
2.高效替代傳統方法
對比空氣干燥:避免毛細管力導致的結構破壞。
對比冷凍干燥:無需低溫冷凍,操作更快捷,且不會因冰升華造成樣品萎*。
3.兼容性廣
適用于含水、乙醇、丙酮等溶劑的樣品,可處理有機/無機材料、生物/非生物樣本。
